办教育不能陷入商业逻辑
近日,一则名为“衡中邯郸分校:考上清华北大奖十万”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。据悉,这所挂着所谓“名校”招牌的民办学校,是河北一家公司投资建设的,之所以提前一年就开始筹划招生,目的就在于“掐尖”,而舆论关注的也正是这一点。
哪所学校不想招揽高分学生?对于一所初创的民办学校来说,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,再也没有比高考升学率更能吸引考生的了。想借助高分尖子生快速提升学校影响力,这是可以理解的。但不管是民办学校还是公办学校,既然是办教育,就得按教育规律来,而不能以商业逻辑行事。出大价钱悬赏高分生,再以高分生为诱饵吸引更多考生,这就把招生搞成了营销。此种做法一旦蔓延开来,势必扰乱当地教育生态,使大多数学生利益受损。
招生也是教育的重要一环,同样要考虑对学生和社会产生的影响。考上北大清华就大把给钱,表面看这是对学生的激励,实质上是把学生和学校之间的关系扭曲成“一手交钱一手交货”的买卖关系,是利益交换的市场法则对学校教育的渗透。或许有人会说,这种花大钱买高分的做法,和学校给成绩好的学生发奖学金是一样的,都是对成绩优秀学生的奖励。其实不然,平常发奖学金,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激励,而巨资重奖高分考生,学生和家长心里都清楚,学校的目的是拓展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,本质上不是教育措施,而是一种商业谋划。虽然未来的高考“尖子”从中获得了好处,但也可能建立起自身和学校、老师关系的错误认知,并可能把这种认知扩散给更多人。我们一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,一边把学生的学业追求往狭隘利益的方向上引领,这不是教育,而是不折不扣的反教育。
新闻虽然出现在河北,但类似做法,在其他地方的一些民办学校也不同程度存在着,理应引起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重视。面对这样财大气粗的招生竞争,当地那些拿不出钱吸引高分生的高中学校,尤其是制度上根本就不允许这样做的公办高中,很可能会处在无奈的弱势地位,他们还能静下心来办学吗?这会不会导致教育生态失衡呢?
这种失衡之下,优质教育资源极有可能加速向少数学校聚集,从而削弱多数学校参与教育竞争的能力,最终的受害者只能是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学生。这不是危言耸听,这种情况在少数地方已经成为令人焦虑的教育现状。尽管板子要打在民办学校身上,但这所民办学校既然挂着公办名校的招牌,那么学校就有责任站出来表明态度,毕竟家长是冲着这块牌子来的。在教育问题上,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,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有责任规范招生秩序,对少数破坏教育生态的“掐尖”招生行为,尤其不能将就。
近年来,很多地方的公办名校都在以各种方式扩展自己的地盘,包括和民间资本合作办学等。民间资本投入教育是好事,增加了教育资源的总量,也能为社会提供多样化、个性化的教育服务,但应该警惕商业逻辑和市场法则对学校日常教育过程的渗透。哪怕是营利性民办学校,资本虽然可以追求和获取合法收益,但并不意味着可以用自己的价值观来影响和塑造学生,更不意味着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,可以直接对包括招生在内的教育过程实施干预。教育归根到底还是要由具有教育家情怀的人来主导,而不能由企业家主导。即使企业家投资办学,也要遵循教育规律,也要尊重教育家办学的原则,也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更多资讯请关注